骄傲的百灵鸟童话故事

骄傲的百灵鸟童话故事,第1张

骄傲的百灵鸟童话故事 到底该不该给小孩子讲童话故事?为何?

应该给孩子讲故事,我用视频讨论一下:{!--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2e000769f3e00c29c1 "thumb_width": 1280, "vid": "v020160a0000boknr0jrm1n0n28cced0 "vu": "v020160a0000boknr0jrm1n0n28cced0 "duration": 87.3, "thumb_url": "2f22e000769f3e00c29c1 "thumb_uri": "2f22e000769f3e00c29c1 "video_size": {"high": {"duration": 87.3, "h": 720, "w": 1280}, "ultra": {"duration": 87.3, "h": 720, "w": 1280}, "normal": {"duration": 87.3, "h": 720, "w": 1280}}} --}

当然要给小孩讲童话故事!在这个社会上,若没有童话故事的滋养,当他认清现实社会的残酷后,如何依然保持一颗童真之心快乐的生活呢?所以给她讲童话故事,有很多的益处!那我们先了解什么是童话。

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童话具有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的特点。

童话常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生命,使其拥有人的思想感情。

首先,它适合儿童的身心发育。

儿童时期对离奇的故事常有好奇心,想象力非常的丰富。

所以经典的童话就契合了儿童身心发展的需求,因此,我觉得应当让孩子再这样的年龄段,多读一些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的经典的篇目都非常多,从这些童话中,让孩子们保持这种好奇心和想象力。

如《拇指姑娘》我记得女儿讲完这个故事,她就非常的好奇, 她到底有多大呀?她吃多少东西呀?睡觉,妈妈会不会压着她?讲完他的历险经历之后,让孩子也自己再叙讲一段。

孩子讲得绘声绘色,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其次,通过童话教会孩子看世间百态,培养他们的情感。

故事有很多是假的,但是却蕴含着许多的人世间喜、怒、哀、乐和人情世故。

所以家长在引导孩子读童话的时候,把人世间的这些东西融合在里边,让孩子知道社会的也有复杂的一面。

既让他们保持童真童趣,又让他们看到社会复杂的一面,学会应对这样的复杂情景,就是读童话要达到的真实目的,也是我们解读童话的最高境界吧!比如我们看《灰姑娘》这篇童话时,就可以跟孩子讨论一系列的问题。

如灰姑娘她也想去参加舞会,这说明什么?说明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好愿望的权利啊!即便是生活在最底层,我们也要保持对美的追求,要有美好的愿望!那他这愿望怎样实现的呢??她得到了南瓜呀,老鼠啊,这些东西的帮助。

说明她的善良和人缘好。

所以要想得到很多人的的帮助,就要结善缘。

她的后妈不愿意让他参加,孩子们肯定都非常的讨厌这个后妈。

那面对一个自己讨厌的人,该怎么办呢?不能光有恨,而是应当像灰姑娘这样想办法解决问题,后妈她爱自己的孩子,也是人之常情。

我们要学会与不喜欢的人相处,就是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心里就平衡一些。

当12点钟的钟声敲响的时候,灰姑娘就急急忙忙地离开舞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她守时的品格。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诚信守时,一诺千金。

《灰姑娘》是格林童话中一篇非常伟大的作品,但你没有发现它有一个情节不太恰当?如果孩子能答对,一定要给予他表扬,说明他善于思考!这个情节就是她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原样,其他东西都变回原样,唯独这个没变回原样。

这说明再伟大的人也有疏漏的地方,或许是他想让灰姑娘有一个美好的结尾,所以就忽略了这一点。

通过发现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大胆的质疑,不是有这样一句“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教会孩子们不要完全的崇拜迷信权威,要带着自己的头脑去读书。

孟子不也说过,尽信书则无书!其三了,还可以学习品味童话中优美的语言。

如《海的女儿》开篇那段就特别的美,我读完之后就牢牢的记着,“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

然而它是很深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

”描绘出大海的蓝和深,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

还有《皇帝的新装》里边夸张的手法运用也到了极致,用这种漫画式的夸张达到了讽刺的效果!其四还有写法上也值得我们借鉴。

除丑小鸭,可让孩子多读几遍之后,纺织丑小鸭的经历来写,这样文章就一波三折,最终的结尾,又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咱在中心方面,他还很励志!所以建议在幼儿园大班和小学1到5年级之前,都可以让孩子大量的、反复的去读这些童话故事,当然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一块儿读,跟他们讨论,引导他们!这样读才更有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36475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