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流勇退的故事

关于激流勇退的故事,第1张

关于激流勇退的故事 曾国藩为何放弃称帝,激流勇退?

作为湘军的统帅,曾国藩不是武将,而是儒帅,儒帅是文人出身而执掌兵权,而且,曾国藩还不是一般掌兵权的文人,而是极具韬略的智帅;而且,曾国藩是帅而非将,将擅长领兵打仗,而帅却需深谙军事韬略,能从军事大局、全局上去筹谋军事行动,所以,面对着十分关键的抉择时刻,曾国藩不会鲁莽行动,不会只凭勇力蛮干,不会让胜利冲昏头脑,而当湘军攻陷天京之后,面对当时及其复杂的局势,他需要再三思考,充分考虑好湘军的下一步计划,关键时刻,一旦迈错一步,将万劫不复!湘军阵营里,勇猛将领们在攻破天京之后,都沉浸在一片胜利的气氛中,意气风发,狂饮狂欢,感到大功已成,天下无敌了。

可是,在湘军阵营里,却早有人在思考着湘军的下一步计划了。

比如,安徽巡抚、湘军的水军都督,曾国藩的门生和知心部下彭玉麟,就在思考着湘军下一步该怎么办?彭玉麟一贯处事稳妥、为人低调,但能深谋远虑,在天京被破已成定局之时,便在思考着未来计划了,他对湘军的未来和他的恩师曾国藩的下一步决策十分关切,对于前景的深虑使他坐卧不安,他专程从天京赶往安庆,呈密函给他的恩师曾国藩,既含蓄又直接地寻问:“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曾国藩于大帐中阅信之后,将信揉成一团放在嘴里吞下,他轻轻哼了一声:“雪琴欺我!”深思片刻之后,曾国藩提笔书写出一句诗:“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曾国藩画像其实,彭雪琴在思考的重大问题曾国藩早就在思考了,作为湘军统帅,他想得比彭玉麟要更深远,他能不知道天京被湘军攻下之后,“东南半壁无主”的局面吗?此时,曾国藩心中已基本有了决定,于是,他写下了这一句诗来表达他的心境。

其诗意为:依偎着高高的蓝天,观赏着辽阔大海,阳光照在海面上,浪花飞溅,如光如花,光辉灿烂,充满着魅力和诱惑,可是,人该有宽阔的胸怀,该能藏高山流水,能自知自悟,更该能有一份超然的态度和执着的坚守,勿轻易因诱惑而心动。

诗的前一句出自苏轼的《和蔡景繁题海州石室》,原诗有“坐令空山出锦绣,倚天照海花无数”;后一句出自王安石的《伯牙》,原诗是:“千载朱弦无此悲,欲d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闭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在苏轼和王安石的诗中各摘出一句放在一起,表达他从高远处看待事物的超然心境。

其实,这是在回答彭玉麟的问题,表明他无意于江南半壁江山。

其实,此前,雄才大略的湘籍名将左宗棠在浙江巡抚任上,也曾问过曾国藩类似的问题,他致函曾国藩曰:“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曾国藩看过,心知肚明,将左宗棠问话中的“似”字改为“未”字,退还给左宗棠,左宗棠看到了“鼎之轻重,未可问焉!”心里便明白了。

当时,湘军阵营里确实有一些人在思考或鼓动曾国藩乘势“黄袍加身”的事,1864年(同治三年)7月19日,湘军攻陷天京之后,曾国藩所统帅的湘军集团确实有诸多的有利条件:曾国藩总督两江,拥兵30多万,江南半壁河山的督抚是曾氏的学生、同乡或友好,曾国藩已成满清入关以来汉族官员中最大的权臣,就连清初的吴三桂都无法与之比拟,曾氏兄弟和曾的门生们占据着满清王朝最富裕的江南宝地,这让一些有智谋的人为曾国藩想入非非。

曾国藩画像可是,曾国藩为何要对左宗棠表示“鼎之轻重,未可问焉!”,为何要对彭玉麟的询问写下了“流水高山心自知”的诗句呢?其实,曾国藩并非真的有超脱的心态,并非真的很看到得开,并非真的是没有考虑过“黄袍加身”,而是真切地感受到,湘军攻下天京之后,湘军面临着十分凶险的局势,功高震主的局面已经形成,兔死狗烹的危险正逼近他。

当时的曾国藩的心情处于极度的焦虑之中。

首先,曾国藩已敏感地感受到,清廷对湘军防范已落实为军事措施。

湘军攻陷天京后,清军完成了对湘军的合围之势。

在长江北面,满人的部队已布成阵势;在天京附近,有僧格林沁、官文等在主持军政,控制着天京周围的军队。

而在表彰攻陷天京的众将时,清廷所封赏的不只是曾氏兄弟,不只是湘军将领,其他文臣武将,包括僧格林沁、官文、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都兴阿、富明阿、杨岳斌、彭玉麟、骆秉章、鲍超等也都受封,而且其所封的爵位并不比攻陷天京的第一功臣曾国荃低,清廷的意图非常明显,着意于收买和拉拢包括满族将领在内的各派系统兵将帅,以此来牵制“曾家军”。

以造成对于湘军不利的军事局势。

这对于极具战略眼光的曾国藩来说,能不感到凶险吗?其次,曾国藩已感受到,清廷在故意打压攻陷天京的第一功臣曾国荃。

进攻天京时,曾国荃率领着湘军的最精锐部队“吉字营”,冲在攻城的最前沿,而曾国荃作为进攻天京城的前线总指挥,战功自然还算第一,可是,在攻下天京后,清廷在看完上奏的报捷之后,不但没有及时嘉奖,反而下旨训斥:一是指责曾国荃不该立即返回雨花台大营,致使千余太平军突围;二是以追查天京金银下落为名,指责曾国荃部军纪败坏,纵容部下抢掠。

此外,清廷特意下令在江西、湖北等地的长江码头设卡,盘查湘军想运回湖南的战利品。

还有,清廷特派江宁将军富明阿到金陵城,以慰劳参战将士为名,对湘军实施监视。

曾国藩作为十分睿智的湘军统帅,他对清廷的一系列故意向湘军找茬的举动,能没有觉察到紧张的气氛吗?再次,曾国藩心里十分忧虑,深知湘军与清廷的矛盾已经激化,湘军已成了满族最高统治者的眼中钉、肉中刺。

清廷的军队战斗力变弱,而湘军逐渐强大,在攻陷天京之后,湘军失去了劲敌太平军,制约湘军的军事力量随之消失,如此一来,湘军与朝廷的矛盾便已激化。

清王朝到了同治年间,八旗子弟已经腐化,他们沉浸在赌博、斗蟋蟀、玩宝物的享乐方面,根本就无心练兵,怠于战事,而绿营兵也营务废弛、军纪松懈,改为巡防营之后,更是失去常备军功能,名存实亡。

太平军崛起之后,清廷主要依靠湘军来抗击太平军,而天京被攻陷之后,湘军成了清王朝时期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并且已经没有对手,对此,清廷统治集团已经无法酣睡了,湘军对清廷的潜在威胁越来越凸显出来。

而且,更让清廷统治集团难以安睡的是,湘军这一强大军力有江南行政区域作为后盾,东南半壁江山的地方行政长官,多是与湘军有密切关系的,当时的江南各州府,多数巡抚、提督是曾国藩的门生、宗亲、亲戚或部下。

湘军占据之地,属富裕地区,有丰厚的税赋,再加上南方原本对清廷的敌视情绪等,这让满族统治者如何能安心呢?此外,江南最显赫的行政长官、两江总督曾国藩是强大的湘军的军事统帅,而且,他还是钦差大臣,有权督办江、浙、皖、赣四省军务,并有权节制四省的巡抚、提督的职权;并有权支配江南的钱粮厘金。

显然,曾国藩是清王朝当时在江南军事、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他掌控着东南半壁江山军政要务,而他的胞弟曾国荃掌握着湘军最精锐的部队“吉字营”,此营的兵将以曾氏的宗亲为主,战斗力极强,是攻陷天京的主要军事力量。

更让清廷感到倒吸一口冷气的是:曾国藩是清王朝历史上集兵权和行政权于一身的最大权势的汉人。

曾国藩庆贺胜利大宴天京攻陷之后,清廷对湘军的态度已经由担忧变成了忌惮、恐惧和敌视,而反过来,对大局,对清廷统治集团非常了解,并熟读历史的湘军统帅曾国藩,深知功高震主,兔死狗烹的凶险局势,一样感到恐惧,当湘军将士们在欢天喜地、花天酒地庆祝攻陷天京的巨大胜利时,曾国藩无比焦虑的深沉思考之中,他很明白,清廷是绝不会高枕无忧而任由湘军存在的,所以,他面临着一生之中最严峻的抉择,该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兔死狗烹”的命运呢?摆在曾国藩面前的只有两条路:或急流勇退,巧妙脱身;或“黄袍加身”,勇赌一把。

最终,曾国藩选择了“激流勇退”而非“黄袍加身”,这并非是由于他在诗中所写的“流水高山心自知”,而是因为当时的局势、湘军的状况、复杂的势力以及他的理学观念等因素才作出如此决策的。

因为在极具韬略、很有远见的儒帅曾国藩看来,只有选择“激流勇退”才是最稳妥的方式,而若是选择“黄袍加身”,可能最终落败,而且结局很惨,不但会失去所有功绩和荣耀,而且还将带着耻辱而辞世。

两江总督衙门那么,曾国藩到底是因为什么具体原因,才让他不敢效仿赵匡胤,而选择“急流勇退”呢?曾国藩并非不敢做,而是不能做,也不愿意做,具体原因如下:第一,严防汉臣掌兵权是清廷的一贯政策,而湘军攻陷天京之后,已面临着被清廷军队围攻的危险之中。

清廷入关之后,一贯防备着汉臣掌兵权,而自从曾国藩创立湘军之后,清王朝便一直在监视着湘军的行动。

早在咸丰四年,曾国藩攻占武昌时,咸丰皇帝心里非常高兴,便准备对曾国藩大加封赏,可是,当时便有满臣蜜奏:曾国藩一介文人闲官,便能招募数万兵众,占领武昌,此非朝廷之福。

此奏让咸丰顿时清醒,意识到严防汉人掌兵权是统治原则。

咸丰皇帝随即放弃对曾的嘉奖。

自那时起,清廷对曾国藩的防范更紧了。

湘军攻陷天京,如此重大胜讯,清廷竟然不准曾国荃用八百里加急报捷,这让曾国藩兄弟太感意外,而曾国藩仔细一想,便很快明白,清廷对“曾家军”的抑制大大加强了。

还有,太平天国如日中天时,咸丰帝为了激励清廷各系将领勇击太平军,他曾下旨:“取江宁者封王”!可是,当曾国荃领兵攻克江宁后,清廷却变卦了,抵赖不提封王的事了,吝啬地仅仅封给曾国荃一等候爵。

都说是“君无戏言”,而清帝却出尔反尔。

而且,清廷对曾国荃这一位特大功臣,不仅奖赏很吝啬,而且还借追究幼天王洪天贵福逃脱为由,训斥曾国荃失职,借此压制曾氏,抑制湘军。

更有甚者,当曾氏兄弟率领湘军冒着性命,拼死围攻金陵城时,清廷却在湘军的背后布下重兵,由官文、富明阿、僧格林沁等将统领着满蒙重兵,对湘军暗中形成合围之势。

其意图不难明白,这是在防备手握重兵的曾氏兄弟,一旦图谋不轨,便从背后对湘军下手。

湘军长期与太平军鏖战,疲惫不堪,当湘军与太平军激战之后,满蒙军队一但遇到异常,便扮演渔翁角色,对此,深有谋略的曾国藩心中自然非常清楚。

曾国藩(剧照)第二,湘军攻陷天京之后,表面看乃无敌于天下,其实却已日薄西山,大大丧失了战斗力,想要争天下,实已力不从心。

湘军攻陷天京,其战斗力已过了鼎盛时期,军力大大减弱,这是因为:其一,长期与太平军鏖战,湘军已疲惫不堪,战力减弱;其二,攻破天京后,彪悍骁勇的湘军被胜利冲昏头脑,破城之后,大肆烧杀掳掠,无心再战;战事结束,抢了女人,夺了金银财宝,忙着享受胜利果实,急着衣锦还乡,大肆享乐,完全失去了原来骁勇善战的锐气。

其三,湘军失去了太平军这一强硬的对手,便失去了斗志,不再好战了。

如此一来,湘军还能像以往那样骁勇善战吗?曾国藩若是真的效仿赵匡胤,力图“黄袍加身”,湘军还有战斗力能抵御满蒙大军吗?对此,曾国藩心里明白,湘勇们已不是原来的精锐之师,已是军心涣散、贪图享乐的兵痞了,与当时的八旗子弟差不多了。

曾国藩善于带兵,湘军是他一手带大的,这样的湘军,他还能造反吗?第三,平定太平军时,汉族各系军事将领同心协力,共击敌军,可是,汉族将领各有心思,各图权利,一旦曾国藩举起反清旗帜,曾氏兄弟不但得不到湘军之外的其他汉将的支持,而且,有实力的将领极可能各举反旗,造成乱局。

自围攻天京开始,与太平军激战的非只曾氏兄弟的嫡系部队,汉人将领所带领的部队也不止曾氏一家,即便是在曾国藩阵营中,也还有曾氏兄弟嫡系部队之外的两支重要力量,一是左中棠统领的楚军;另一支是李鸿章所统领的淮军,楚军、淮军初期隶属于湘军的,左中棠和李鸿章皆是由曾国藩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在对付太平军时,楚、淮两军当然听从曾国藩的指挥和调度,但是,一旦曾国藩举起反清旗帜,颇有统帅之才左宗棠是不会听曾氏指挥的,甚至还会反对曾氏;老奸巨猾的李鸿章也不会支持曾氏,他一定会趁机图谋他自己的权利,甚至独树一帜,割地为王。

楚、淮两军的统帅都不是不愿意久居人下之人,且其兵员来源地与湘军大不一样,之前就曾有摩擦,若是曾氏兄弟一反,原本还能协力抗敌的湘、楚、淮三支军队,有可能因为失去朝廷的统一节制而互相残杀,所谓的师生情谊、战友之情、共同目标,都将不复存在,曾国藩虽有帅才,但在重大权利面前,各派军事力量,将严重分化。

若是曾国藩效仿赵匡胤而试图“黄袍加身”,左宗棠、李鸿章难不会依托清廷,对付湘军,甚或自竖旗帜,各占一方。

而这是曾国藩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因而,如果曾国藩竖起反旗,不仅要对付由官文、富明阿、僧格林沁等将领统领着满蒙重兵,而且还要对付左宗棠、李鸿章的楚、淮两军,曾国藩“黄袍加身”能有把握成功吗?对此,曾国藩没有完全的把握,而一贯统兵谨慎的湘军统帅,难赢的赌局,他是不轻易下注的。

第四,曾国藩号称著名理学家,他正是以重仁义、讲忠孝来组建湘军的,也是以此作为理论旗帜来反击太平军的,而一旦他举起反旗,便失去精神旗帜,失去基本理念,成为众矢之的。

曾国藩是晚清著名的理学家,他历来推崇仁义,大讲忠孝,他正是以忠心理念来组建湘军,十分重视通过宗亲文化和血缘关系来凝聚湘军将士的力量,也是以儒家的伦理文化来破解太平军的神学文化。

若是曾国藩举起反旗,他所竖起的忠孝旗帜就彻底倒了,曾国藩还是坚持儒家思想的理学家吗?湘军还是仁义之师吗?还能做到“得道多助”吗?曾国藩曾是原翰林院和礼部的高官,他对于儒家思想和忠孝理念的重大作用是最清楚不过了,他不会举起反旗,毁掉仁义旗帜,而去干冒险的“黄袍加身”的事。

曾国藩书法此外,连年的战事使江南大地倍受蹂躏,大众受难,民不聊生,三湘大地,多少子弟加入湘军而死伤无数,在攻陷天京之后,理学名家曾国藩既已厌倦了战争,又不再想让三湘大地再失去湘籍子弟了。

因而,他放弃了“黄袍加身”的机会,选择了急流勇退。

攻下天京后,他不想再战了,他宁愿整修秦淮河,重修夫子庙,恢复科举考试,重印明末大儒王夫子的《船山遗书》,极力向清政府伸出橄榄枝,向天京民众布恩示好,着力于塑造自己“中兴名臣”的贤臣形象。

南 京 夫 子 庙秦 淮 河可见,曾国藩于复杂险境中,及时选择“激流勇退”,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诗句,主要是时局使然,是他清醒时的正确抉择,也是他作为理学家的必然选择,而他的选择避免了攻陷天京之后再次掀起战乱,避免广大民众再遭受战争之苦难,这是应该肯定的。

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迅速席卷南中国半壁江山,腐朽的满清八旗兵与绿营兵根本无力抵挡。

满清朝廷无奈之下,只得把军权下放给地方团练,号召他们自己招兵买马,去扑灭起义军,这种下放军权的举动,对封建皇朝来说,是极度危险的,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时,东汉朝廷就下放军权给地方,造成了诸侯割据局面。

满清那时举动和东汉末年何其相似!曾国藩,一介文官,凭这个政策,在自己家乡湖南,开始了招兵买马,并借着攻打太平天国的节节胜利,掌握了极大的话语权,可以说当时的湘军成了全国最精锐的军队。

早些时候,湘军攻下安庆时,左宗棠就曾经写过一封密信,托胡林翼送给曾国藩,信里面有一句话:“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曾国藩看完信,沉吟半响,思索良久,最终下了决定,在这密信上,改动了一个字送回给左宗棠,变成:“鼎之轻重,未可问焉。

”从左宗棠给曾国藩的密信可以看出,左宗棠等一些镇压太平天国的地方团练将领,早已清晰看到满清兵力是如何的腐朽,连太平天国农民军都打不过,而他们湘军能镇压太平军,战力早已是全国无敌手了,30万湘军,北伐中原,驱除鞑虏而问鼎天下,指日可待!可惜,曾国藩在权衡一番之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后来,胡林翼和彭玉麟还先后写过密信给曾国藩,劝他说:“东南半壁无主,我主(老师)岂有意乎?”意思就是劝他反了这满清,就算未成功驱除鞑虏,占据南中国半壁江山也是好的。

谁知曾国藩看到后,不但把密信吞了,还对他俩骂骂咧咧的,后来有个王闿运也跑来苦口婆心地劝他造了满清的反,曾国藩沉迷不语,用手指在桌子上蘸水写了很多“妄”字。

其实,那时候的曾国藩,要黄袍加身,真的是轻而易举,因为他手中掌握的是全国最精锐主力30万湘军,凭满清腐朽的八旗和绿营,根本无法抵挡他北伐,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激流勇退,把军权让出来,并故意写了很多家书,打消了满清朝廷的猜忌。

我们一起来找出曾国藩不反满清的可能。

一,起兵造反,后果无法预料湘军打仗,靠的是洗劫,以提升士气的,他们不单止洗劫太平军,连普通未造反的民众也会被他们洗劫,甚至残杀,因此曾国藩在江淮一带,有些“曾剃头”的凶残外号。

(剃头指的是杀人如剃头般干脆残暴)湘军前期是靠曾国藩自己出钱组建的,曾家的钱财只够供应1万多人军饷份额,到了后面,湘军的大部分军饷只能靠劫掠来获取,靠满清朝廷那点协饷、捐输、牙帖等,无法满足日益高涨的军需。

据了解,湘军在1860年至1864年,这4年内曾国藩共向满清朝廷报销军费1600多万两白银,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厘金和盐税。

这样的军队造反,满清首先就断了这些军费,没有军费又没有根据地的湘军,只能边抢掠边打仗的以战养战策略,那就有个致命的缺点:当湘军打一次大败仗,或者陷入割据战的时候,会直接全军溃散,而满清的兵力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打了败仗或者陷入割据战时,全国各地聚拢来的清兵,能轻易把湘军包了饺子。

大家都知道,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清兵有满清朝廷源源不断的后勤供应,造反的湘军是没有的,他们打仗就是为了发财的,如果造反打仗没有收益,还得搭上性命,甚至诛九族的风险,很多中下层军官都会生出异心,更不要说那些大头兵了。

湘军里没有绝对的忠诚,只有绝对的利益,当年湘军在打赢太平天国后,对南京城展开烧杀抢掠,持续一个多月,每个大头兵都发财了,钱财、女人不断地从长江向湖南运去。

湘军即使没有被满清扑灭,但曾国藩自问也没有问鼎天下的能力,如果强行称帝造反,最好的结果是打败了满清,那样会使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军阀时代。

显然曾国藩这种爱惜身后名的传统读书人,是不会背下把中国搞得四分五裂的臭名的。

二,曾国藩心中的愚忠枷锁封建社会的忠君思想,在孔孟身上是不存在的,所谓的“忠君”糟粕思想,是后人在尊儒后,加进去的,到宋明理学发展到最高峰,满清完全继承了明朝理学的道统,同样强调忠君为先,再到爱国。

我们探究孔子在记录他言行的《论语》里,并未有一句愚忠在内,唯一要忠这个君主的一句是:“臣事君以忠”,但必须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君使臣以礼”。

简单翻译的潜台词就是,你想我对你做事尽忠,那你必须得对我好,不然我分分钟干翻你,并不因为你是君主就盲目服从与愚忠。

到了孟子,更加进一步,君主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是最重要的,政府机关其次,地位最轻的应该是君主,因此也谈不上忠君思想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下》而儒家的这种思想,在董仲舒尊儒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变成了忠君为上,爱国其次,民为贱;因此,有了士大夫经常提的“忠君爱国”,“天地君亲师”等无限洗脑思想。

很明显,曾国藩,就是被毒害的可怜人之一。

下面我们从他的家书,窥一窥他的愚忠思想:“父亲每次家书,皆教我尽忠图报,不必系念家中,余敬体吾父之教训,是以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折子初上之时,余意恐犯不测之感,业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不意圣慈含容,曲赐全。

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复复顾身家之私。

”——(《曾国藩家书·为政篇》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曾国藩在家书的为政篇,多次表露出愚忠思想,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翻一翻,笔者不再一一列举,正是这些愚忠的思想枷锁,让曾国藩无法下决心去造反,既然不造反了,那肯定得激流勇退了,不然等满清的屠刀向他举起?三,曾国藩的虚幻理想既然无法去造反,在人臣做到了极致后,又必定要找到新的追求,那就是做圣贤!从哪里看出他想做圣贤?原来在湘军攻下天京之后,满清朝廷对湘军惊惧警惕到极致,江北各处绿营和八旗被频繁调动,暗暗防备湘军;还在第一时间派了个所谓的钦差大臣来天京,用犒赏的名义,行暗查举动,探听湘军有无造反之意。

据了解,在钦差大臣未来之前,曾国荃、左宗棠、彭玉麟、鲍超等湘军大将,在南京玄武湖有过一场密谋,被称为玄武湖会议。

会上密谋了什么,我们无从得知,但是会议过后,这些湘军大将各自回营带着麾下的高级将领共30多人,一起去觐见曾国藩。

而曾国藩心知他们想重演“黄袍加身”事件,便躲在内府,拒绝会见众人,众人群情激昂,嚷嚷着准备强行进去时,曾国藩让下人送出一副对联。

众人一瞧这副对联,只见写着,上联:倚天照海花无数;下联写着:流水山高心自知。

所有看到对联的人,彷佛被泼了一盘冷水,从头凉到脚,有人看后默然不语,有人长叹不已,有人热泪盈眶,总之就是五味杂陈,他们总算是明白曾国藩死活不愿意造反自立的原因了。

这副对联,可以理解为曾国藩终极追求的一首诗:倚天照海花无数,霸业雄图非所求;流水山高心自知,圣贤事业方不朽。

据说,他弟弟曾国荃看到后,对众将领说了一句话:“大家什么也不要讲了,今儿这事以后千万不可再提。

”那要怎么做才能成为圣贤呢?有后人把《左传》里说的“三不朽”,作为圣贤标准条件,即立德、立功、立言。

原文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其实,这是不对的,这并非圣贤的入选条件,这是指怎么样才能名留青史,于是有了这三个条件,通篇都根本没有提到圣贤!很多人把曾国藩的事迹,套上所谓的“三不朽”,就说他是半个圣人,其实这是很荒谬的行为,笔者想说,曾国藩连圣贤的毛都没摸到一根!那么真正的圣贤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圣贤,是自我超越后,再立下道统的人!即张载说的:“为万世开太平”!什么叫道统?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万世师表,就是因为他集儒家之大成,立下儒家道统!奠定了2000多年的儒家思想!这才能被称为圣人,而孟子,没有开拓新的思想道统,只是在孔子立下的儒家基础上,补充完善,所以被称为亚圣,而不是圣人,意思是比圣人低一级!老子是道家圣人,他凭一本《道德经》建立道家思想体系,因此被称为道家圣人,是无可辩驳的。

释迦牟尼,创立佛家学说体系,传入中国后,被流传几千年,称为圣贤毫不过分!耶稣创立基督教神学的思想体系,被西方人称为圣人,同类还有中东的穆罕默德等。

这些人有没有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根本没有,他们只是立言了而已,而这个立言正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奠定道基。

(《黄帝内经》中,对圣人有另外的定义,这是属于另一个层次,笔者把它排除在外)而曾国藩,跟立道统的圣贤一比,似乎连根毛都算不上了。

文:梁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36331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13
下一篇 2022-10-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