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家乡出产什么

家乡的家乡出产什么,第1张

家乡的家乡出产什么 你的家乡产什么茶?

我家是安溪的,安溪有六大名茶铁观音、本山、黄金桂、毛蟹、梅占、大叶乌龙,其中铁观音因其独特的工艺和“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而闻名海内外。

早在五代,安溪就有产茶的历史记录并有茶诗传世。

开先县令詹敦仁在《清隐堂记》一书中曾作有茶诗多首。

其中有:与道人介庵游历佛耳,煮茶待月而归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曰款谈玄。

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足禅。

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

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

清初,安溪铁观音发现并广泛传播后,安溪品茶、咏茶诗风大兴。

清乾隆年间,在朝为官的安溪人官献瑶于大雪纷飞之夜,取雪水起炉火烹煮家乡寄来的茶叶,欣赏家乡风味,曾留下《雪水烹茶》两诗:其 一雪水胜如活水烹,未须着口已心清。

汤看蟹眼初开鼎,叶煮莲须细入瓶。

满颊生香知腊味,一时高唱起春声。

思家不寂寻常惯,共对瑶华听鹤更。

其 二雨前茶向雪中烹,雪碧茶香澈底清。

疑有春风生兽炭,胜邀明月倒银瓶。

黑甜迟入梅花梦,白战交霏玉屑声。

猛省年华真逝水,地炉夜夜煮三更。

清末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诗人连横在《剑花室诗集》中作有一诗:安溪竞说铁观音,露叶疑传紫竹林。

一种清芬忘不得,参禅同证木犀心。

历史上,在安溪众多咏茶诗或涉及茶的诗词中,要数清末著名诗人、茶商林鹤年(安溪芦田人)写得最多,也写得最长。

他在诗中记述了安溪清代茶业生产的繁荣景象,以及茶业与安溪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

现谨录二首如下:【莲 洞 茶 歌】采茶莫采莲,茶甘莲苦口,采莲复采茶,甘苦侬相守。

【山 茶】千里贱栽花,千村学种茶。

根难除蔓草,地本厚桑麻。

谷雨抽香菽,花风绽玉芽。

如何龙凤碾,出自相公家?20世纪80年代以来,赞美安溪名茶的茶诗更是不胜枚举。

中国茶叶学会原理事长、安徽农学院教授王泽农曾作二诗盛赞安溪名茶铁观音、黄金桂:【诗 一】安溪芳茗铁观音,益寿延年六根清。

新选名茶黄金桂,堪称妙药保丹心。

久服千朝姿容美,能疗百病体态轻。

茶叶奇功说不尽,闽南风味故人亲。

【诗 二】安溪金桂铁观音,齿隙留香味悠悠。

碧叶镶缘红朴朴,质重如铁金汤稠。

潮汕烘炉玉书碾,孟臣罐酌若琛瓯。

瓯瓯好茶联侨谊,健神健骨暖心胸。

童颜鹤发百岁翁,明眸皓齿丽姿容。

窈窕腰身随风舞,怀珍脱颖经典穷。

外洋环流家乡水,闽南奇茗具奇功。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庄晚芳题诗曰:安溪奇茗铁观音,敬饮一杯情意深;心性修身养俭德,侨乡茶地结良缘。

乌龙品色比优美,珍贵名种齐振兴;莫忘传经植艺者,神香禅味留人间。

中国佛教学院教授虞愚作诗赠安溪茶叶学会:舌根功德助讴吟,碧乳浮香底处寻;尽有茶经夸博物,何如同享铁观音。

铁观音驰名海内外,安溪人颇引以为豪,亦创作了诸多茶诗。

如:其 一云蒸蝉翼已轻扬,飘入庄园溢馥芳。

雅座高吟逢胜友,清茶细品揽春光。

流香雀舌延诗梦,烹雪龙涎洗俗肠。

浪漫情怀常涌动,甘霖汩汩化新章。

其 二烹来勺水浅杯斟,尽不余香舌本寻。

七碗漫夸能畅饮,可曾品过铁观音?其 三一瓯雀舌碧盈盈,两腋清风习习生。

诗韵何曾回味尽,惹人怀念故乡情。

其 四款款有致入仙境,纤纤玉手沏香茗。

为君寻得观音韵,色香味形有神功。

我童少时候记忆最深的两种茶,家里人常喝的,一个是苦丁茶。

夏天喝苦丁,据说清热解毒,其实苦完之后,有股淡淡的回甜。

第二种是一种叫“龙都香茗“的花茶,茉莉花茶,茉莉+绿茶,清香扑鼻,入口神怡。

我现在长居北方,每次回老家,都会买上一些苦丁茶和龙都香茗,一来喜欢那个味道,二来慰乡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346048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9
下一篇 2022-10-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