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为什么要拄蛋

立夏为什么要拄蛋,第1张

立夏为什么要拄蛋 立夏为什么要吃煮鸡蛋

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

立夏为什么要吃鸡蛋?立夏吃蛋——长江以南汉族风俗。

每逢立夏,人们都要吃煮鸡蛋或咸鸭蛋,认为立夏吃鸡蛋能强健身体。

在我国好多地方都有这个习俗,立夏这天,家里都会煮一锅鸡蛋、鸭蛋,(可以是鸡蛋、鸭蛋和鹅蛋一起煮)里面不仅加了茶叶和胡桃壳煮,还特别用“七家茶”煮成了“茶叶蛋”。

立夏蛋,是立夏那天最经典的食物。

立夏前一天,家里就开始煮立夏蛋了,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看着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香喷喷。

茶叶蛋应该趁热吃,吃时倒上好的绍酒,内洒些许细盐,酒香茶香,又香又入味。

再后来又改进煮烧做法,在“七家茶”中添入茴香、肉卤、桂皮、姜末等,从此,茶叶蛋不再是立夏的节候食品,而成为我国传统小吃之一。

煮好以后,大人们都会孩子们每人吃一个,茶叶蛋趁热吃,吃时配上好酒,在撒上些许盐,酒香茶香,特入味好吃。

还可以把煮熟鸡蛋们,用彩色线编陈套,套住鸡蛋,挂在孩子们脖子上,或者挂在帐子上,可避免疰夏。

立夏吃蛋的习俗历史由来第一种说法,“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

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

”因为从这一天起,天气渐渐炎热起来,特别是小孩子有身体疲劳四肢无力的感觉,食欲也开始慢慢减退,称之为“疰夏”。

女娲娘娘说,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免疰夏。

所以立夏当天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第二种说法:在古代,人们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

第三种说法:立夏日一般在农历的四月,“四月鸡蛋贱如菜”,立夏吃东西最补,吃一只鸡蛋相当于吃一只鸡。

立夏后,农活开始繁忙起来,人容易疲乏累。

吃煮鸡蛋,是为了补充体力好干活!在过去生活条件不好,吃一个立夏蛋,既是辛苦劳作前的犒赏,也是对平安和丰收的渴望!各地区的立夏吃蛋习俗上海立夏日风俗习惯中,由于此时蛋类食品正是旺季,所以立夏日总要吃蛋,孩子们的脖子上总要挂上一个用红色网套套着的蛋。

上海也有“节交立夏记分明,吃罢摊菜试宝称。

”的习俗,立夏之日要吃芋头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饼,中午时无论男女老幼都要称一下体重。

江浙一带至今仍保留吃立夏蛋、健脚笋、五虎丹、三两半等“吃补食”的饮食风俗,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是对夏季的一种美好祝福,祈愿身体强健。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寓意呢!在嘉兴地区,立夏蛋里也有咸鸭蛋的身影。

搞养殖的人知道,开春后的鸭产的蛋品质最好,是制作咸蛋的上佳材料。

立夏时节的咸鸭蛋都是在清明前腌制,到一个月后的立夏正好食用,是一年中的头谱(注:方言)咸蛋。

第一批咸鸭蛋是在立夏吃的,这跟端午节的咸鸭蛋意义不一样。

立夏吃蛋习俗的延伸——碰蛋除吃蛋之外,另外的一种玩法。

煮好的蛋,挑出整只未破的,用彩线编织成蛋套,挂在孩子胸前,或挂在帐子上。

这天孩子们特别兴奋,小朋友们还要拄立夏蛋,又叫碰蛋,就是把胸前挂着的鸡蛋,拿起来相互碰起来玩,可以和别的孩子们一起玩这种“碰蛋”游戏,游戏结果是蛋壳坚而不碎为赢家。

这种游戏,好多人小时候都玩过,我就是其中一个,鸡蛋往往都是好多种彩色丝线编制而成的,特别的漂亮,现在想想都是兴奋满满,开心的回忆!拄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什么蛋就是门学问。

经过不断地经经验总结:鸡蛋比珍珠蛋要硬,鸭蛋比鸡蛋壳硬,鸭蛋里,青皮又比白皮硬,鹅蛋比鸭蛋硬,鸵鸟蛋曾经独霸好几年,这两年又出现孔雀蛋和鸸鹋蛋。

顺便小科普下,鸸鹋是世界上除鸵鸟外最高的鸟类,它们的蛋外壳呈墨绿色,十分坚硬,最大的有12只普通鸡蛋那么大。

下图中就是鸸鹋蛋 其次什么时候买哪里买又是学问,一般,越不常见的蛋种越要提前购买,一般可提前5-10,太早了,有些蛋还未上架,太晚了,都被人抢光了,比如鸵鸟蛋和鸸鹋蛋,这几百元一个的蛋就是立夏前一段时间,大型超市才会有,其他时候可是没有的。

鹅蛋是中高档里的首选,不过你立夏前三五天可能10元一个就行,立夏及前一天,那是必须20以上的。

蛋买好了,如何煮蛋又是一个问题。

以前有提前一天晚上煮好的,比早上刚煮的硬。

有的煮好在两边蛋头还要加抹鸡蛋清或胶水,增强硬度的。

然而,现在又出来更高逼格的。

大家来看下图煮蛋完成后,要对蛋进行彩绘。

蛋准备好了,挂孩子脖子上的蛋网也不是件轻巧的活。

先翻箱倒柜凑出五彩丝线,然后,要么奶奶外婆巧手编制,要么请教高手,先学现编。

聪明的可以早早网上买好。

实在不行,学校门口的老太太也会准备了卖给你。

最后,临出发前及前一天夜里,要给孩子传授拄蛋的技巧和经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33126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6
下一篇 2022-10-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