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演变是比较复杂的,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再到行草书,楷书,以及简化字等多个过程,才形成今天常见的模样。
就“爱”字来说,繁体愛,上为手(爫),“冖”,据古文字,是鹿皮,中间是有个“心”,下面的“夕”是人足所变,表示行动。
造字的意思,是用宝贵的鹿皮,带着美好真诚的一颗心,用实际行动去求爱。
隶定为“愛”,行书为追求快写,把心变成相连的点,再快写,就变成了一横,和下面的“夕”连成“友”,于是就成了简化字。
如此“心”字就不见了,其实心字是暗含于其中。
可以说,心是内在因素,假如一个人对他人“虚心假意”,缺乏诚心,什么祥的“爱”也会被冲淡,甚至消失!甲骨文鹿字。
古文字爱(摹写)。
启功先生行书“爱育黎首”。
《说文解字》:“爱,行皃。
从夊、㤅声。
”。
《说文解字》:“夊,行迟曳夊夊,象人两胫有所躧也。
”。
走路时象人两胫有所拖着一样慢是夊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㤅,惠也。
从心、旡声。
”。
《说文解字》:“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
象形。
”。
土藏精神在身之中之形象是心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旡,㱃食气屰不得息曰㒫。
从反、欠。
”。
《说文解字》:“反,覆也。
从又,厂反形。
”。
右手形是“又”字之范式。
山壁岩崖是厂字之范式。
。
又,厂两范式叠加。
以手攀岩,下欲翻上为“反”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欠,张口气悟也。
象气从人上出之形。
”气郁拥滞故张口相引而出是欠字之范式。
反、欠两范式叠加。
如饮食气逆郁拥滞反复张口相引而出是旡字之范式。
心、旡两范式叠加。
感受到心心念念给予或获得的好处如饮食气逆郁拥滞反复张口相引而出是㤅字之范式。
夊、㤅两范式叠加。
在人生路上感受到人两胫被心心念念给予或获得的好处反复相引有所拖着一样是愛字之范式。
“愛”表达的是在人生路上感受到内中心心念念给予或获得的好处反复相引有所拖着一样。
夊、旡两范式叠加。
走路时感受到人两胫被一种给予或获得的好处拥滞气息反复相引有所拖着一样是爱字之范式。
爱就是在人生路上能够感受到的被一种给予或获得的好处拥滞自己的气息反复相引有所拖着一样。
简体字“爱”、与繁体字“愛”的范式所指是相同的,只是繁体字加重了语气。
古代就有将“愛”写作“爱”的。
那些说简体字“爱”无心是一种恶意的扭曲。
感受都是从内心来感受的。
所以“愛”字省略“心”为“爱”字,并不影响对字的理解。
现在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常常拿这个字来说事。
恶毒攻击国家的文字政策。
这种行为必须要警惕。
用这个字来说事是非常有迷惑性质的。
因为人们都会用心去爱自己所爱。
简化字“爱”省去了“心”。
就说现代人的“爱”无“心”。
这是一个混淆概念的说法。
人有没有“爱”心与人有关,与字是没有关系的。
人的“爱”有没有心与人有关,与字同样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一旦人们混淆概念以后。
就会造成错觉。
觉得人们缺少爱心、爱缺少用心是因为国家的文字政策造成的。
然后以偏概全攻击国家政策。
干扰国家行政。
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中文是范式文字,不是象形文字。
作为范式来说,只要不影响构成范式的元素。
那么省笔、增笔都是没有问题的。
在古代书法过程中,这都是常常在发生的事。
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简体字。
并不是一个由繁到简的过程。
省笔、增笔比比皆是。
书法运用这些字体的人都应该去知道这些常识。
省笔、增笔容易出错。
这也是规范文字书写的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