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树有多少种 介绍?柳树有几种?

柳树有多少种 介绍?柳树有几种?,第1张

柳树有多少种 介绍?柳树有几种? 杨柳树是两个不同的品种?为什要叫杨柳树?它们有什么区别?

您的问题不简单,下面分别一一作答。

一、关于杨柳树是不是两个不同的品种?这个问题有两个答案:1、在文学作品中,杨柳树专指柳树;2、在学术上及社会生活中,杨柳树是杨树和柳树的统称。

在文学作品中,杨柳专指柳树。

如,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有一段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花和尚鲁智深为了镇住一群小流氓,硬生生将一颗杨柳连根拔起。

那么,他拔的是杨树还是柳树呢?或者是杨树、柳树各拔一棵呢?一个“垂”字给了咱们准确答案,那是一颗枝条下垂的杨柳树,也就是柳树。

在《诗经》最著名的诗句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指的也是柳树,依依两字把垂柳的姿态拟人化了,细细品味惟妙惟肖。

唐诗中,“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首脍炙人口的竹枝词中,杨柳也是专指柳树,柳树的姿态道尽人间万般柔情。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头条讲究语言简洁,恕不赘述。

在学术上及社会生活中,杨柳是杨树和柳树的统称。

在《中国植物志》里,有一个杨柳科,该科全世界有600多种,其中杨属植物我国有50多种,著名的有毛白杨、胡杨、青杨、山杨等等;柳属植物有250多种,著名的有垂柳、旱柳、筐柳等等。

杨柳科不少植物是我国用材林、防护林和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在我国北方,杨柳榆槐、桃梅李杏是最常见的树种,公路两旁的防护林通常都是杨树,公园湖边常见柳树。

前些年,速生杨苗木炒的沸沸腾腾,有的农民甚至用农田来种速生杨。

农民装东西的柳条筐用的就是柳条。

胡杨千年不死,千年不腐更是声名远扬。

二、为什要叫杨柳树?生命甚至一切事物的名称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有的是采用叫的最早的名字,有的是权威命名,有的采用大家都喜欢的叫法,但是往往是所有名字并存。

杨柳一词最早见于春秋中期的《诗经》,就是前面那首“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

”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有“爰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柳、甘柤。

甘华,百果所生。

在东海,两山夹丘,上有树木。

一曰嗟丘,一曰百果所在,在尧葬东。

”网上流传杨柳是隋炀帝对柳树的赐姓而成,隋炀帝的年代显然比春秋战国晚多了,不足为据。

甚至隋炀帝的杨姓还是从周朝的诸侯国杨国(就是现在的山西洪洞县)得来的呢!所以,杨柳得名来自春秋战国以前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诗经》最早把它的名字记录下来了。

三、它们有什么区别?杨树和柳树怎么区别,在中国植物志中,专家从木材的髓心、有无顶芽、芽鳞数目、花序是否下垂、苞片是否分裂、花盘形状、叶片宽度,叶柄长短等方面都有详细对比。

咱们可以从下面特征简单分别。

杨树外观上叶片宽大叶柄较长,树梢有顶芽,所以通常树干挺拔;柳树外观上叶片细长叶柄较短,树梢没有顶芽,所以通常树冠宽阔。

在文学作品中,柳树言情,杨树则往往言志,著名的作品有茅盾的《白杨礼赞》,歌颂的是中国的抗日军民。

军旅歌曲《一颗小白杨》更是家喻户晓,中老年朋友K歌必备。

综上所述,一、关于杨柳树是不是两个不同的品种?您的问题有两个答案,1、专指柳树;2、杨树和柳树的统称。

二、为什么叫杨柳树?杨柳得名来自春秋战国以前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诗经》最早把它的名字记录下来了。

三、杨树和柳树怎么区别?杨树外观上叶片宽大叶柄较长,树梢有顶芽,所以通常树干挺拔;柳树外观上叶片细长叶柄较短,树梢没有顶芽,所以通常树冠宽阔。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本文插图引自网络)

杨树和柳树我们常见,杨树和柳树同属于一个科,不同属,它们是不同的品种。

人们一个习惯性的叫法,杨柳树,它是指垂柳,是柳树的一种。

在植物学上,杨柳树和杨树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植物。

杨树,是最常见的一个树种,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

在工路两旁,树林里,在农村的村边地头里,都会有,特别是农村用它来做防风沙林。

杨柳树,也是常见的树种。

河边湿地有,公园里有,街道两旁,柳树成荫也是城市的一道风景。

杨树和杨柳树的区别:一、生长环境和速度不同。

杨树喜光,有一定耐寒能力,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的土壤上生长,生长速度非常的快;杨柳树耐寒、耐涝、耐旱,喜欢湿润、沙土地,在河边沟谷、低湿地生长,生长速度不及杨树。

二、外形上不同。

杨树,笔直高大,叶子似三角形,色深,风刮背面发白。

杨柳树,叶子和枝条都很软,叶长似眉形,细长,色浅绿,枝条下垂。

二者的花也有区别。

三、用途不同。

杨树可作为生态防护林、农林防护林、工业木材;杨柳树可美化环境、可做成工艺品、还有药用价值。

以前二者都可以作柴火。

四、寿命不同。

杨树寿命一般五六十年;杨柳树寿命要短些。

两种树虽有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美化了环境,两种树都是我喜欢的树,以上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请分享一下,共同学习。

图片来自网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31995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