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人识别号多少位(一般纳税人识别号查询)

纳税人识别号多少位(一般纳税人识别号查询),第1张

纳税人识别号多少位(一般纳税人识别号查询)

三证合一,税号多少位 三证合一后的税号是什么

现在的三证合一后税号变更为9开头的18位数,

原来的旧税号是3开头的15位数。

三证合一最终编码规则:

从唯一、统一、共享、便民和低成本转换等角度综合考虑,统一代码设计为18位,由登记管理部门代码、机构类别代码、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校验码五个部分组成(见附件)。为便于行业管理和社会识别,统一代码的第一、二、三部分体现了登记管理部门、机构类别和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兼容了当前各登记管理部门行之有效的有含义代码功能。为保证唯一性和稳定性,第四部分设计为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充分体现了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建立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要求。为防止出现错误,第五部分设计为校验码。 

第一部分(第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例如,机构编制、民政、工商三个登记管理部门分别使用1、2、3表示,其他登记管理部门可使用相应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第二部分(第2位):机构类别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登记管理部门根据管理职能,确定在本部门登记的机构类别编码。例如,机构编制部门可用1表示机关单位,2表示事业单位,3表示由中央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民政部门可用1表示社会团体,2表示民办非企业单位,3表示基金会;工商部门可用1表示企业,2表示个体工商户,3表示农民专业合作社。

第三部分(第3—8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国家用100000,北京用110000,注册登记时由系统自动生成,体现法人和其他组织注册登记及其登记管理机关所在地,既满足登记管理部门按地区管理需求,也便于社会对注册登记主体所在区域进行识别。(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第四部分(第9—17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参照《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 11714—1997〕) 

第五部分(第18位):校验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

1.兼容并蓄,降低成本。以当前基础较好、应用广泛的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最大限度满足各部门管理需求,降低另建及改造成本,减轻社会负担。

2.统一标准,分步实施。制定统一代码制度建设相关标准,确定代码位数和构成。设立过渡期,实现现有各类机构代码逐步向统一代码过渡。

3.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满足需求、便利管理为导向,制定适合当前各部门兼容使用的编码规则,为将来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打好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证合一三证合一后税号变更为9开头的18位数,三证合一后的税号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原来的旧税号是3开头的15位数。

“三证合一”指:

纳税人原来分别到工商、质检、税务部门办理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对应的有三个代码: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纳税人识别号。

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后,原来需要办理的三个证件合并为一个营业执照,三个代码合并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扩展资料:

1、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相当于让法人和其他组织拥有了一个全国统一的“身份z号”,是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标准规定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用18位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分别是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1位机构类别代码、6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9位主体标识码、1位校验码。

2、“三证合一”应向“多证合一”转变,彻底简化注册程序。

一是由“三证合一”向“多证合一”转变,彻底简化注册程序。

二是除企业之外的其他机构类型也应实行“多证合一,一证一码”。三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多证合一、一证一码”改革提供法律支持。

参考资料:国家税务总局—“三证合一”后纳税人识别号的变化 ,三证合一_百度百科,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_百度百科三证合一后税号变更为9开头的18位数,原来的旧税号是3开头的15位数。9开头的税号哦。老的注册号将在2017年12月底之前失效的。

三证合一的纳税人识别号有多少位

三证合一后纳税人识别号就是营业执照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8位数。三证合一后,纳税人识别号就是纳税人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www.outofmemory.cn/bake/31969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0-03
下一篇 2022-10-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